首页 教师 经验分享

资深语文教师谈读书的快与慢

字号: 2017-04-01 10:45 来源:搜狐教育 我要评论(0)

核心提示: 阅读教育,质量与速度的平衡。

老师,我们家孩子读书经常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的,我看他一小会儿就翻了好多页,您说这样好不好?

老师,我们家孩子和他们家孩子正相反,读书特别慢,我看她半天都不翻一页,您说怎么能让她读得快一点?

老师,我经常给我们家孩子说,把书多看几遍才能记住。可他却总说:“没必要,看一遍了解了就行了呗。您说我该怎么办?

老师,我们家孩子抱着一本书不撒手,《哈利波特》都已经被她翻烂了,还经常拿着翻来覆去地看。您对这样的问题怎么看?有什么改进的好办法吗?

以上这些问题,是我在和家长接触的过程中,在谈到孩子的读书问题时,最常遇到的,也是最典型的问题。

其实,这些问题虽然看起来各个不同,但实际上本质上并无不同,都透着家长在孩子阅读问题上的焦虑和疑惑,都充满了功利化的色彩。他们询问这些问题的潜台词都是希望知道怎么样才能够让孩子在阅读中收获更多。

我对这些问题有统一的答案,那就是:“快和慢,读几遍都不是问题,关键是能读就好,读就比不读强很多。怎么读,是该读得快,还是该读得慢,是读一遍就可以过,还是多读几遍才行,和具体是什么类型的书密切相关,不能一概而论。”

给肯德基或者麦当劳供应原材料的养鸡场里的那些鸡虽然生长速度极快,几十天就出栏,但也不是喂一斤饲料就长一斤肉。再快,也总还要有一个消化和生长的过程,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读书也是如此,读书所显示出来的效果或者说收获,带有明显的滞后性,不是立竿见影的事儿。

那些鸡首先是要喂饲料才能长肉,光喝西北风长不了肉。同样的道理,书也是要读才能有收获,不读不可能有收获,所以,读就比不读强。读和不读,是质的差别;而读了之后收获多少,那只是量上的差别。

以上这些道理比较容易弄明白,几句话,打个比方就能说清楚。但具体到快慢和遍数的问题,相对而言就更为复杂一些,虽然也可以用一句话就概括说明,但还是需要更多的例子才能够说得更为清楚透彻。

概括而言:经典适于读得慢一些,多读几遍,甚至是多多益善,但其他的书,则可以读得快一些,读一两遍也就足矣了。

不妨举一些例子来说明:我们读一般性的报刊杂志,新闻资讯,目的是获取信息。读这些,就比较适于快速高效地了解。

比如,一份《北京青年报》常常有几十版,怎么也有十几万字,相当于一部长篇小说,如果要慢慢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那花的时间可就长了,完全没有那个必要。

我们通常看看最主要的新闻标题,循着新闻导览,找到我们最感兴趣的新闻浏览一下,其他的则一带而过。纸媒阅读如此,网络媒体阅读也是如此。读这样一些东西,当然,快一些就比慢一些好。但如果是经典,则需要慢慢读,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到更多。能品味的方面很多,从文章的主旨到文章的写法,从内容到语言,甚至具体到每一个句子,都值得细细品味。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大家公认的经典。在初中是一篇需要重点精讲的课文,大家可能都还记得老师怎么掰开揉碎了讲解的,最常讲解欣赏的是这一段: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很多老师会兴味盎然地给同学分析“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怎么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怎么写出了孩子心目中的奇妙想象和独特感受。

我今天要品味的不是这一段,而是另外一句,先来做一个选择题:

下面四个选项中的哪一句话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原句?

A.百草园的冬天比较的无味;可一下雪就两样了。

B.百草园的冬天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C.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可一下雪就两样了。

D.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上面的哪一句是文章中的原句,是鲁迅的表述呢?正确的答案是D。

先看前面的一个分句,是“百草园的冬天”还是“冬天的百草园”,这实际上涉及到一个是“百草园”作为中心语,还是“冬天”作为中心语的问题,全文的前半部分主要写百草园,所以,当然百草园是中心语。

而且,文章直到写美女蛇的部分,都是在写夏天的百草园,从这句话之后,开始写冬天的百草园。“夏天的百草园”和“冬天的百草园”正好构成对比,是不同季节的百草园作对比,而不是季节本身作对比。

接下来看后面的分句,“可一下雪就两样了”和“雪一下,可就两样了”哪一句更好呢?二者在陈述的事实上并无不同,都是在说下雪之后的百草园和没有下雪的百草园有很大不同。

但是“可雪一下就两样了”这句话只是在干巴巴地陈述这样一个事实,而“雪一下,可就两样了”这句话,当把“雪一下”三个字提前的时候,你慢慢来读,慢慢来品,会感觉眼前好像真的有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你也可以感受得到下雪之后,童年的鲁迅那种难掩的兴奋之情,因为,“雪一下”就意味着一种极为有趣的活动“捕鸟”就可以开始了。

你看,虽然仅仅是语言的次序稍有调整,表达的重点和表达的效果就完全不同了。这样的经典,如果不是细细品味,慢慢揣摩,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地过去,那怎么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呢?

再说说读几遍的问题,如果是一般的知识信息,读一两遍也就足够了,因为这些客观的内容,无论你读多少遍,都还是那个东西,都不会有什么变化。

比如,当你读到“神舟飞天工程”的时候,会读到这样一句话: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

这句话无论你读多少遍,其中所包含的信息都不会有什么变化,不会因为读了十遍二十遍,就不是“杨利伟”而变成了“马利伟”或者“牛利伟”了,也不会因为读了十遍二十遍,就不是“神舟五号飞船”,而变成了牛车或者四轮拖拉机了。

当然,一定也有人会说,考试要考,不得不多读几遍把它记住,这样才能保证考试不丢分。

这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脱离开考试这种实用的需要,我们还是必须要知道,记住这些信息,远不如提升理解、鉴赏等方面的能力更为重要。

当年为了准备高考,恨不得要把整本历史书都背下来了,每一个具体年代都不放过。

有一次,同学考我一些历史上重要事件的发生时间,发现无论问哪一个,我都能够准确地说出来。

她就挖了一个坑,不问我明朝“土木堡之变”是什么时间,而我问在土木堡这个地方俘获明英宗的“瓦剌”这个蒙古族部落的兴起时间,我极为肯定地告诉她,历史教材上没有说具体时间,书上用的词是“后来”,一查书,果然如此。

为了背诵这些琐碎的内容,都变得有一些魔怔了。

早晨定闹钟起床,要定在六点十八分,因为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周末实在不想早起,要睡一个懒觉,当闹钟按照常规在6点18分叫起来的时候,要摁下去。想再睡上两、三个小时,但又怕太放纵,一觉睡到中午吃饭,那就太浪费时间了。于是再次设定一个时间,这次定在九点零七分。因为公元907年,曾经强大的唐王朝灭亡了。唐朝都灭亡了,怎么还能不起来呢?还要不要高考取得好成绩了?

不仅仅是背诵这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甚至世界史学美国兴起这一部分的时候,把美国十九世纪的钢产量、煤产量、水泥产量等数字都记得一清二楚。

但十年二十年之后,这些数字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这些东西记住和不记住真的意义不大。

套用一句经典的电影台词:“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不会把那最宝贵的青春时光,最黄金的记忆年龄浪费在记忆这些价值很小,并且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查到的信息上面,我要用这些时间来读诵经典,因为那是对我一辈子都有用的东西,决定了我这一辈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所以,一些信息,除非为了考试,必须要反复多读几遍记住之外,如果只是为了了解,只要读一两遍就好了,而那些有助于丰富情感体验,提升认识能力的经典则值得反反复复地读,直到熟读成诵,成为融入我们血液的一部分。

汉代的董仲舒说“诗无达诂”,意思是对《诗经》没有通达的或者一成不变的解释,因时因人而有歧义。他所谈的是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差异性。其实,可以由此扩展开来,读经典也是如此,经典的最大特点就是常读常新,常读常深。

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对经典做了14个定义,其中有两个,我觉得特别值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经典值得反复诵读,不断品味。我前面在谈应该读得快,还是读得慢的时候,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例子就证明了这一点。那个例子是从语言上去品味的。

为了加深体会,不妨再举一个例子,为了压缩篇幅,不妨举两首七言绝句为例。

《题西林壁》 北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儿童时代最初读这首诗,即使是背诵下来了,也不过就是知道这是苏轼题写在西林壁上的写游庐山的诗歌。

但慢慢长大,随着理解力的增强,会意识到原来苏轼重点不是在写游庐山,而是重在写一种人生认识,人生思考。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正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代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儿童时代,初读这首诗歌,即使是背诵下来了,也不过就是知道这首诗是韩愈在写早春的美景。慢慢会通过生活的观察,体会到“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写得有多么真切。那真是“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近看是不行的,因为每一株小草都太小了,近看反而看不太清楚,而只有远看,才能感受到那浓浓的绿意,盎然的生机。

接下来,可能有一天,随着你读书的增多,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会忽然发现,原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草色遥看近却无”其实在讲同一个道理。有很多事,很多人,如果我们太近了看,反而看不清,需要我们拉开距离,才能看得更为真切,才能发现其中的美与丑,善与恶。

这样的一些人生体验,人生思考的不断升华。如果不是对这些经典作品反反复复地诵读和品味,怎么能够到达呢?

饶是说到这样的程度,我相信依然会有人问我:“老师,您说到底读多快或者多慢合适呢,您说如果多读,读几遍合适呢?”如果您还纠结于这个问题,说明还没有完全领会我这篇文章的主旨,您还停留在功利阅读的思维层面上。

如果有人问我,前面所说的那么多的关于读书的认识和经验从哪里来?

那我会告诉他,除了借鉴一些名家关于读书的论述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己持续不断地读书,广泛地读书。

这种实践、思考,再思考,再实践的过程,是任何人也替代不了的。毕竟,那些名家的论述也不是凭空来的,也是不断地读书实践思考的结果。

还是别想那么多,开始读起来吧,开始广泛地读起来吧!有了量变才可能有质变,不要太功利,要有耐心,要等待,也要积极地积累。如果一个人吃五个馒头才能填饱肚子,但他不能因此想着前四个不吃,直接吃第五个,那该多省事。可神仙也做不到如此!

Tags:阅读 教师经验

责任编辑:青岛教育在线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