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报教育在线现场提问:请问房产学校刘校长,学校开设的都是建筑类专业,学生培养过程是如何与行业发展相衔接的呢?
青岛市房地产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刘合森 :
感谢您的提问,首先我们学校确立了“建特色学校,培养建筑行业和企业实用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战略目标,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工程技术的更新,及时调整专业结构设置,开设了适应形势发展、体现职教特点的热门专业。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参加高级制图员、高级测量放线工、室内设计师和计算机操作员等工种的技能鉴定并能够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高达95%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定,也代表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高低,所以我们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其次,众所周知的原因,随着大数据、5G、区块链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我们建筑业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也是飞速的增长,2020年在教育部原部长鲁新(音)的大力倡导下,教育部在全国的中高职院校当中启动了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信息化改造和提升,这项工作青岛房地产学校走得比较早,青岛房地产学校2019年就被证实确定为教育部首批“1+X”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学校结合专业建设,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把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目前我校学生参考BIM证书人数与通过率位居全省中高职院校的前列,建筑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为建筑业迭代升级提供智力支持,深得用人单位的好评,现在我们建筑业企业如果没有BIM技术的人才,可能有很多工程连招投标都没有资格参加,谢谢您的提问。
现场记者提问:请高新职业学校孙校长介绍一下学校综合高中的情况。
青岛高新职业学校校长孙洪传:
青岛高新职业学校在2018年比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十所试点综合高中的学校之一,迄今拥有三年的时间,在三年的试点过程当中,我们在综合高中办学方面,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努力,或者是有一些体会和收获:
第一,我们为综合高中学生多元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课程选择的平台,综合高中办学主要还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的需求,学生入校一年之后是要学习普通高中的课程,一年之后通过课程的认知、课程的常识性的学习,让学生自主来选择发展方向,或者是来选择哪一类或者是哪几类课程的学习,在普通高中方向,高一的时候学校给这些学生提供了16门以人工智能为特色的职业认知校本课程,主要是结合学校的专业,提供认知性或者是大学里面的一些专业的早期辨识、识别方面的校本课程内容,主要还是体现理工特色。
二是学校有职业教育六大专业群,专业课程相对来讲比较丰富,完全可以给综合高中的学生特别是在高一结束之后要选择发展方向的时候,可以提供给学生来进行选择性的学习,所以课程的丰富性,为综合高中的学生的多样化、多途径的路径选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课程的支撑。
第二个方面,我们的综合高中师资队伍的建设,综合高中在职业学校里面开办综合高中,恐怕师资是一个大问题,这三年来,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是有三个方面的做法和途径,第一个方面强强联合,主要与青岛二中进行联合办学、联合培养,特别是在师资方面,青岛二中所有的普高学科教研室主任都是我们学校这些学科的首席指导老师,定期派出综合高中的老师到青岛二中去跟课、听课,进行集体的教研、集体的集备,通过二中教师的影响、帮带来提升综合高中老师的素养。
二是引进,通过和青岛市的重点高中师资引进,每年免费师范生的引进和重点高校的研究生的引进这条路径来丰富综合高中学科老师的储备,这三年我们一共从大学引进了23名新教师充实到综合高中的队伍当中来,从青岛一中、青岛六中这些高中当中也引进了一些学科老师充实到综合高中的教师团队当中来。
第三,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培训,来培养综合高中跨界教学的能力,包括我们学校原来职业教育的一些老师,特别是各方面素养比较高的老师,通过专业化的培训也引入到综合高中的师资队伍当中来,来增强综合高中师资队伍的能力和力量。
第三个方面的努力,在综合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当中做的工作,在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方面,我们主要是多维度的进行,一是学校综合高中的任课老师通过专门化的培训,提供班主任老师、任课老师对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能力。二是对学生家长进行专门的培训,来提升家长的能力,第三就是对学生进行专门的生涯规划的引导和教育,来提高综合高中学生的理性、科学的选择发展路径的能力。
记者现场提问:请问于校长,幼儿师范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情况如何?每年的通过率是多少?谢谢。
青岛幼儿师范学校副校长于朝:感谢您的提问。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每年组织两次,一般3月、10月组织笔试,1月、5月组织面试。
笔试两科,分别是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面试主要是说课和问答。毕业年级可以报考,每年可以参加两次。
我校在日常教学和考前都会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证首次通过率均为92%左右,毕业前持有教师资格证接近100%。谢谢。
现场记者提问:请问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李校长,学校3+4分数是多少?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副校长李祥新:
谢谢您的提问,我们学校3个3+4的专业,提到3+4,我给考生和家长提一个诚恳的建议,在中考的成绩270分以内,建议选择报考3+4,因为这个成绩虽然可以上普通高中,但是进了普通高中,学习是不占优势的,升入本科也是有比较大的难度,近几年来的普通高考本科录取率,全省在50%多,青岛地区稍微高一点。这里向考生及家长提一个诚恳的建议,语数英三科正常成绩在270分以内,应该选择报考“3+4”。这个成绩虽然可以进入普通高中学习,但在高中学习不占优势,高考进入本科的机会还是不大。当然可以将来专升本,但虽然都是本科,含金量却大不相同。
录取“3+4”后,只要在校内正常完成学习,就可以就顺利转入本科,取得本科学历。青岛的“3+4”对口本科高校大部分是全省排名靠前的高校,以我校三个“3+4”专业为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对口青岛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对口青岛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对口山东科技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这三个专业在山东省近200所大学中排名都在前十名,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今年是山东省“3+4”本科试点的第八年,第二届本科毕业生将走出校门。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我们了解到,有不少毕业生入职世界500强企业,有不少毕业生考入像太原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研究生,有的毕业生考入英国玛丽女王学院等国外高校深造,有的选择考公考编,发展非常不错。“分数线在普高线左右的考生,报考3+4是非常好的选择,谢谢。
现场记者提问:请问电子学校刘校长,学校为学生搭建了怎样的发展路径?
青岛电子学校副校长刘丽红:
大家知道青岛电子学校是信息电子技能性人才培养的摇篮,围绕计算机、电子、电气专业群,这几年也是满足学生和家长未来发展的需求,学校搭建起 3+4 分段培养本科、3+4 国际本科、3+3+2中日硕士、五年制贯通、三二连读大专、综合高中、普职融通、中专等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培养平台,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通过学校通过的这些平台进入到更高的一层进行学习,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学校重点聚焦职教高考,为学生未来的发展不断的进行铺路。
一是3+4本科与青岛科技大学合作培养,2013年到现在有5届学生走出点子学校到青岛科技大学就读本科,2020年3+4班共87名学生全部顺利升入青岛科技大学就读本科。截至目前,我校“3+4”本科班已走出5届378名毕业生100%升入青岛科技大学就读本科,也实现了连续5年百分百转段!2021年3+4本科我校招生80人。作为这样的办学层次,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发展平台。
二是普职融通高考班,我们作为首批试点学校,2020年我校第二批普职融通班在春季高考中大放异彩,过半数学生在技能理论实操考试中获得满分,本科达线率更是高达95.5%。这一数字刷新了我校去年首批普职融通班76.5%的本科达线率。今年我校普职融通共招收80人,专业是计算机和电气两个专业。
三是春季高考班,2017级的两个春季高考班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达线率为81.8%,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本科达线率为81.3%。学生通过春季高考的平台也可以圆本科梦,为他们的未来助力。特别是从我们学校毕业的就读本科的发展,2020年我们通过采访发现,2020年我校共有五名同学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中职阶段他们分别属于3+4本科、三二连读大专、春季高考班的学生,学生的发展通路非常广阔的。
四是综合高中,去年我们学校开办综合高中,目前没有毕业的学生,我们想通过综合高中的平台,为学生更多的通过夏季高考来继续他们的血液提升,今年我校将继续招收综合高中100人。
五是学校加快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联合开办3+3+2中日硕士,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到日本留学接受硕士教育,目前已经招收4届学生,有一届学生已经到日本留学,继续他们的本科和硕士梦,2021年计划继续招生30人。
六是三二连读大专和五年制贯通,这是我们学校最早开设“三二连读”大专最早的学校,我们学校通过这样的平台走出的学生也是目前工作在青岛市各个方面的经济领域,为整个青岛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三二连读”大专和五年制贯通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避开了高考,可以直接通过转段直升到合作的大专院校中就读专科,好多家长一直问这个问题,后续的发展,实际上在大学里面学生通过大专的学习之后可以进行专升本的学生,有的学生通过专升本继续本科和硕士的学习,这是目前学校通过这几类的平台,为学生今后的未来的学业提升提供的保障,感谢!
青岛市房地产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刘合森:
青岛房产学校今年继续三二连读五年一贯制的招生,共计380人,其中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三个专业各100人,建筑动画技术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两个专业各40人。
青岛市房地产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刘合森 :
2、专业特色鲜明:
学校始终坚持建筑类专业办学特色,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工程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不断加强专业建设。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精品特色专业建设,工程造价专业2015年入选青岛市首批骨干专业,2016年被认定为山东省品牌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分别在2017年、2019年入选青岛市骨干专业。学校通过建筑行业专业调研,结合行业新技术、新格局发展需求,2019年开始新增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专业,全面推进建筑信息化人才培养。
3、学校管理精细:
学校实施封闭管理,领导干部带班,教职工全员参与值班督导。在常规管理方面,深入持续开展班级量化考核和学生德育评定,对所有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与考核。学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开展文明修身工程和文明风采竞赛活动,通过实施“厚德博学·健体筑能”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计划和“十个一”项目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全方位,综合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校学生男子排球队蝉联青岛市冠军;学校是青岛市第一个五人制足球裁判员培训基地,校足球队队员经培训后均考取了五人制足球三级裁判员证书。
4、就业前景广阔
学校组建了以南通三建、青建集团、一木集团等建筑企业为主、行业协会为依托、职业学校为基础的青岛建设职业教育集团,联合德才装饰、青建联合等名优企业共建青岛市公共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场所,并提供就业岗位。学校每年组织校内专场招聘会,近年来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数与学生数比例基本保持在10:1,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好评。学校为山东省建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中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中有多人担任了领导职务或成为建设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我校的建筑类专业的毕业生凝聚成了省市城乡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
青岛市房地产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刘合森: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我们青岛市房地产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青岛市房地产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成立于1984年,是一所专门为房地产行业及各类建筑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学校。是教育部住建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山东省教育厅住建厅“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单位、“山东省建筑业教育协会”理事单位、“青岛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青岛市建筑类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牵头单位、青岛市“高等学历教育与高级职业资格教育对接试点学校”。
学校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通过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以“做有温度的教育”为核心理念,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教育智慧,不断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为企业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被业内人士誉为“青岛建筑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简单来说,青岛房地产学校的突出优势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雄厚、专业特色鲜明、学生管理精细、就业前景广阔。
1、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拥有一支专兼结合、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双师型、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40人,实训教师全部由业内资深工程师担任。学校校长是教育部住建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房地产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青岛市职业教育名校长”,“享受青岛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学校教学副校长是“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程管理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学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团队被认定为“山东省教学团队”。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人才培养,加强对教师信息化水平的培训,狠抓教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建筑CAD赛项金牌、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建筑工程测量赛项获银牌。赵苗苗教师团队和李美荣教师团队双双荣获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王菲老师荣获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班主任能力比赛二等奖,王逸晨教师团队荣获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这也是我市在全国比赛当中获得唯一的一等奖。以上全国最高赛事中优异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青岛高新职业学校校长孙洪传:
2.办学资源赋能高质量发展
学校现有教职工203人,齐鲁名校长、齐鲁名师、市拔尖人才、省市教学能手、市级名师、市学科带头人、市教学能手、职教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40余名。现有63个教学班,学生2200余人,生均实训设备值3.8万元。学校设置“服装、旅游、计算机、财会、汽修、机电”六大专业群,融合综合高中普高班、五年贯通大专班、三二连读大专班、普职融通高考班多种培养模式。学校实习实训教学模式多元,技能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8枚金牌、22枚银牌、8枚铜牌。
3.职普融通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
2021年学校招生840人。其中,综合高中招生300人,包括5个普通班250人、崂山班50人。其中包括自主招生100人,体育特长生网球8人,健美操7人,足球后备人才8人。综合高中的自主招生主要采取面试形式,考查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深度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核心素养。内容涉及英语口语、人文与社会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等,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考察。
职业中专招生540人。学校开设“服装、旅游、计算机、财会、汽修、机电”六大专业群、八个小专业门类,均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酒店管理职业学院、潍坊职业学院实现五年贯通、“三二连读”中高职一体化培养,凸显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从去年开始,学校每个专业都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进行专业的升级改造,运用“AI+专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标准、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专业的赋能升级改造,拓宽专业发展路径,提高专业现代化发展的水平。
青岛高新职业学校校长孙洪传:
青岛高新职业学校是青岛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优质特色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文明校园、全国网球特色学校、青岛市足球特色学校、首批青岛市五星级文明校园。2018年成为山东省首批综合高中试点学校。学校位于浮山后商住、文旅功能规划区,占地151亩,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学校地理位置便利,功能区规划合理,基础设施齐备,食宿条件优越,后勤服务系统完善,实行寄宿制封闭式管理。
1.擘画愿景聚焦质量品质
事业发展需要有坚定的方向和明晰的目标。学校秉承“通达高新·德能济世”核心价值目标,以“全人幸福教育”为办学理念,坚持“选择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幸福发展”的办学思路,打造“综合发展、理工见长”发展特色。围绕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增强和高质量发展,近几年学校营建以“四梁八柱”为主体内容的高质量发展框架,四梁:党建统领、制度保障、人才支撑、品质赋能。八柱:学校文化建设凝心铸魂工程、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程、“唤醒德育”品牌建设工程、“内生智育”品牌建设工程、师资队伍建设雁阵工程、专业迭代转型升级建设工程、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工程、综合高中建设工程。未来五年,学校将依据“四梁八柱”框架的支撑,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体系完善、适应性强、出口多元、品质高端、质量过硬、特色鲜明、交流活跃、中高职衔接,普职一体、技能培训与终身学习共生,促进职业生命健康成长的现代化、综合性职业学校。
青岛幼儿师范学校副校长于朝:
从健康领域来看,我校加强学生体质锻炼,鼓励学生参加体育社团,我校学生每年参加全市职业学校体质监测,一直稳居前三名;健美操队连续多年蝉联全市比赛特等奖,女子羽毛球队蝉联三年冠军,篮球队、武术队、乒乓球队均在全市的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我校被评为“青岛市‘AAA’健康校园”“青岛市心理健康示范校”。
从语言领域来看,我校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学生普通话通过率100%,学生朗诵队曾获得山东省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学生教学设计曾获得全国高职高专比赛一等奖。
从社会领域来看,我校加强家校社合作,被评为“青岛市家庭教育示范校”,学生志愿者团队“幼师暖阳”志愿队被市精神文明委评为2020青岛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服务组织”。
从科学领域来看,我校每年开展科技节,积极参加青岛市科技比赛获得优异成绩。近几年来,头脑奥林匹克竞赛屡获山东赛区一等奖,学校被评为“全国头脑奥林匹克活动特色学校”。
从艺术领域来看,学校每年都举办艺术节,组织童话剧、诗文朗诵、舞蹈、合唱、儿歌弹唱等专场展演活动。校“蒲公英少女合唱团”曾获得全国第五届、第六届中小学艺术展演声乐类一等奖;“天歌舞蹈团”曾获得全国第五届中学校艺术展演舞蹈类一等奖、“春雨女子管乐团”也获得山东省第五届艺术展演一等奖。
(五)办学模式 学校有五年制高等师范教育专科和“3+4本科”两种办学模式。自1999年开始与青岛大学合作培养五年一贯制大专层次的学生。2016年,又与青岛大学合作开设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贯通培养的学前教育培养模式。五年制专科学制是指五年时间都在青岛幼师上学,毕业后可获得青岛大学专科文凭;“3+4本科”是指前三年在青岛幼师上学,转段成绩合格后,后四年进入青岛大学学习,毕业后可获得青岛大学本科文凭。
(六)招生计划 今年招生计划为:五年制专科80人;“3+4本科”100人。生源为户籍或学籍在青岛市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考前需要到我校面试。面试时间和要求,请考生关注青岛幼师微信公众号或学校网站。基本情况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青岛幼儿师范学校副校长于朝:
下面我从六个方面介绍一下青岛幼儿师范学校的情况。
(一)办学历史。青岛幼儿师范学校始建于1959年,是青岛市教育局局属学校,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教师发展高职高专分委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青岛市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学校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山东省文明校园、青岛市五星级阳光校园、青岛市校园文化示范校等近百项荣誉称号。《园校合作,协同育人》模式获得青岛市教育体制改革奖,教学成果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德育、科研管理文章曾在《中国教育报》做专题报道。
(二)师资力量。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17人,专任教师95人,高级讲师35人,硕士博士有63人,占比66%。获得省市优秀教师、市劳模、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的教师有39人,占比41%。
(三)社会影响。学校建校60余年,为青岛市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幼儿教师,为青岛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我市有三百多名幼儿园园长毕业于青岛幼师。学校是青岛市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基地,每年均安排近千名幼儿园教师在职培训,为青岛市学前教育发展贡献着力量。
(四)专业特色。学校60多年来坚守一个专业就是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是青岛市级骨干专业,山东省级品牌专业。
我们以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指导,结合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幼儿园教师”。我们针对男女生性别特点,因性施教,“五美女生”校本课程被评为青岛市优秀德育课程;“五有绅士”男生教育成果曾在全国学前教育会议作典型发言。我校是青岛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副校长李祥新:
多年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直是学校最大的办学特色,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开拓了良好的就业渠道和发展空间,大批优秀毕业生进入中车集团、青岛地铁、青岛鸿普电气、特锐德电气、上汽通用五菱、一汽集团等名优企业。2014年至今,连续七年组建“青岛地铁委培班”,每年有80-100名学生进入委培班。如今,有大量我们精心培养的城轨运营管理、城轨车辆检测、城轨车辆设备等专业毕业生在青岛地铁各条线路上真情奉献。
2019年、2020年,由于学校进行改扩建工程,学生宿舍楼拆旧建新,同时让出学位用于学院招生,学校大幅度缩减了招生计划。2021年改扩建工作基本完成,学校招生人数将恢复到2018年以前的水平。
今年计划招生860人,其中“3+4”贯通本科三个专业(机电技术、数控技术、模具制造技术)招生120人,“三二连读”大专8个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技术、数控技术、模具制造技术、机器人焊接技术、生物制药工艺、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事务)共540人,与青岛十九中合作招收普职融通班五个专业(网络信息安全、机电技术、数控技术应用、会计事务)共200人。
轻工学校位于青岛高新区,距红岛高铁站3公里,地铁8号线可直达,从市区经跨海大桥到校约30-40分钟。这里没有闹市的喧嚣,只有适宜的学习环境,宽敞美丽的校园,花红柳绿,碧波荡漾,学子们可以沉浸在静谧的校园里,修身养性,专心学习。学校200多名敬业乐业的老师,70多个丰富多彩的社团,营造了宽松愉快、朝气蓬勃的校园氛围,保证每一位学生个性成长,全面发展。
欢迎各位立志成才的莘莘学子,加入到轻工学校温馨活泼的大家庭,谢谢大家!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副校长李祥新: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基本情况。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大家从校名上会看出与其他学校有所不同,冠名“山东省”。学校原来是省属普通中专,建于1958年,隶属于山东省第一轻工业厅,1997年划转到青岛市。学校校园很大,有500多亩地,在校生人数也多,曾经较长时间保持4000-5000人的在校生规模,所以就有更好的发展基础获得国家、省、市项目,学校是第一批全国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山东省示范性中职学校,青岛市品牌职业院校,这在局属学校中是唯一的。60多年来,学校秉持内涵发展之路,以优良的师资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毕业生,“情铸金蓝领”教育品牌影响广泛。
目前,学校有智能制造、生物制药、交通运输、新一代信息技术四个特色专业群。建有机电技术、智能制造、海洋生物、轨道交通等11个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现代化实训中心,有价值480万元的五轴数控加工中心、价值近2000万元的智能制造综合生产线、模拟青岛地铁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啤酒酿造生产线等总值1.2亿元的实训设备,学校还有400米跑道的标准运动场、12个篮球场、标准网球场、体育馆、艺术中心等文体活动设施,有着优良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学校现有“3+4”贯通培养、“三二连读”、普职融通和“企业订单委培班”等类型的学生。2001年起,学校开设山东省首批五年制高职,现有电气自动化、生物制药工艺等8个“三二连读”专业。2013年省内首批开设“3+4”贯通培养班,设机电技术、数控技术、模具制造技术等三个专业,分别对口青岛科技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今年开设5个专业普职融通试点班,进一步拓宽学生升学的渠道。根据不同的培养类型,学校采取“分类精准施教”的育人策略,弘扬“兼善工学、兼爱天下”的墨子特色校园文化,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全面发展搭建丰富多彩的平台。
青岛电子学校副校长刘丽红:
青岛电子学校2021年招生计划720人。其中与青岛科技大学合作的3+4本科80人,与青岛二中合作的综合高中100人,与青岛二中分校合作的普职融通80人,与青岛酒店管理职业学院合作的三二连读大专200人,与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合作的三二连读大专50人,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的五年制贯通培养90人,中外合作3+3+2中日硕士30人,职业中专三个专业共招收90人。
青岛电子学校副校长刘丽红:
学校专业建设前瞻。计算机应用、数字媒体技术是全国示范专业;数字媒体技术、电气技术是省品牌专业;数字媒体技术、电气技术计算机、计算机应用、物联网技术、3D 打印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是市骨干专业。近三年贴近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需求先后开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等新科技专业,铺就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和谐互动之路。
学校升学质量突出。自2013年开办“3+4”本科班以来,我校共有5届378名毕业生100%升入青岛科技大学就读本科;2020年普职融通高考班在山东省职教高考中本科达线率高达95.9%;近五年我校通过春季高考累计393人考入青岛大学等省内的本科院校。其中2015年春季高考中戴栋晨同学荣获全省第二名,2019年他又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科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17年春季高考中闫航同学荣获全省第一名。
学校技能教学扎实。近8年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荣获9金27银12铜;2020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物联网技术赛项山东省选拔赛和青岛市选拔赛中,市赛囊括前三名,省赛勇夺冠亚军,并荣获全国优胜奖;牵头编写《山东省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成为山东省电气专业教学标准;作为国家首批“1+X”证书试点单位,学校参与了教育部四个证书试点。作为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通信专业分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学校牵头制定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光伏工程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学标准。
学校素养教育完备。体育、艺术、创客三大中心护航学生核心素养塑造,拥有动漫等40余个社团,满足同学们个性成长需要,体育节、艺术节、创新活动月、技能大赛、读书节、运动会、创新创客大赛等活动精彩纷呈,积极推进“无书香不阳光”书香校园的打造,让校园里充满孩子们的歌声、笑声、读书声。学校也被评为青岛市首批五星级“阳光校园”。
青岛电子学校副校长刘丽红:
青岛电子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共获得山东省文明单位等180多项荣誉称号,在青岛市教育局绩效考核中六年获得优秀等次。
学校有市南、市北两个校区,现有教职工218人,学生近2600人,实习实训设备总值近6000万元,拥有硕士研究生50多人,正高级教师4人,齐鲁名师1人,省特级教师2人,拥有省市优秀教师、省市教学能手等称号者70余人。
学校办学理念先进。鲜明地提出了"成就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奉献整个社会"的办学理念,以“崇德尚礼”德育品牌为引领,实施“1+1+1”特色培养模式,即每一位学生精通一项专业技能,为学生奠定立业之本,具备一项艺体特长,为学生铺平立人之路,培养一种情趣爱好,为学生开启创造之源,不断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形成了“勤奋 严谨 和谐 进取”的优秀校风。
学校办学模式多元。我校是山东省首批中高职一体化试点学校,山东省首批3+4本科贯通培养试点学校,青岛市首批普职融通试点学校,青岛市首批五年制贯通试点学校,青岛市首批现代学徒制和校企一体化试点单位,也是青岛市首个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中职学校,更是全国首个在海外建立分校的中职学校,2020年1月1日,青岛电子学校尼泊尔分校——青岛电子学校与悉达多·瓦纳斯塔利学院联合技术学校在尼泊尔加德满都挂牌成立;2008年就首批牵头成立青岛电子信息业职业教育集团,并成为山东省首批骨干职教集团,率先成为集团化办学的开拓者。
学校办学层次丰富。搭建起 3+4分段培养本科、3+4国际本科、3+3+2中日硕士、五年制贯通、三二连读大专、综合高中、普职融通、中专等深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培养平台,畅通了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本场发布人:
青岛电子学校副校长 刘丽红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副校长 李祥新
青岛幼儿师范学校副校长 于朝
青岛高新职业学校校长 孙洪传
青岛市房地产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 刘合森
记者提问:请问姜校长,外事学校毕业生的发展出路如何?
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副校长姜封祥:感谢媒体朋友对外事学校的关心,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篇就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担负着传承技术技能、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重任。对此外事学校一直努力探索,争取升学有门、就业有路、创业有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才路径。
升学有门:学校与青岛理工大学合作国际货运代理专业“3+4”本科贯通培养,已有两届学生共85人直接升入青岛理工大学国际商务专业,是完成了100%的转段,大学本科毕业后,可以参加国内硕士研究生考试继续深造,或者选择国外留学读研。
学校作为礼贤教育集团的成员校,与青岛九中合作办学的综合高中,已经实现了普高方向和职高方向的分流,选择普高方向,也就是参加夏考的学生,继续学习普高课程,选择职高方向,也就是参加职教高考的学生,将学习语数英三门基础课,加上商贸类专业课程。
普职融通实验班的本科升学率一直位列岛城前列,其中有几个数字可以参考: 2019年本科达线率96%,2020年本科达线93%,记得有一名学生,2017级普职融通班党丰泽同学,入学成绩也不是突出,2020年春考顺利考入山东政法学院本科商贸类商务英语专业,可以说实现了低进高出。
五年贯通与三二连读,分别于山东外贸学院、青岛酒店管理学院联办,五年后均可拿到大专文凭。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专升本。
就业有路: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企事业单位,作为商贸类专业毕业生,契合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的城市定位,就业前景和发展前景都比较好。学校与山东海丰集团、中远集团、青岛翔通集团、海程邦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一流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拥有优质实习就业基地200余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项目和就业资源,毕业生供不应求,更是涌现出一批外贸行业的知名企业家和技术能手,例如东南物流总经理孙帅,青岛天籁音乐艺术中心创始人矫扬等。
创业有方: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创业教育,毕业生当中涌现出诸多的创业典型,在校学生也出现了很多这样的学生,目前在校的2018级高三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崔荣,从高一开始接触电商,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升级自己的“生意经”,目前从事电商基本月收入维持在万元以上,成为在校学生创业的典型。
总之,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成才之路,让中职毕业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通道,终身发展有基础。为此,外事学校一直在努力,也欢迎大家了解选择青岛外事学校,谢谢大家!
现场记者提问:请艺校王校长介绍一下学校今年的招生计划。
青岛艺术学校校长王伟:谢谢您的提问,青岛艺术学校今年招生555人,其中面向初中毕业生460人,招生综合高中180人,今年综合高中有一个变化,新增文学编导专业30人的计划。
自主招生今年比去年名额翻了一番,共90人。学前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三个教育类专业和青岛幼师高专进行3+2订单培养,服装表演、人物形象设计“3+2”和山东服装职业学院订单培养,3+2大专共210人。今年普职融通专业名额有所增加,由去年的40人增加到今年55人,新增一个专业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放在美术专业里面,共招生35人。
青岛艺术学校还有一个特点,面向小学毕业生招生,六年初高中一体化,六年制中专,舞蹈专业、器乐表演、美术绘画和杂技表演专业共计95人,其中美术绘画专业是今年第一次招生,招收小学毕业生,共95人,这是我们的招生计划。
青岛艺术学校的招生除文学编导专业外,都需经过青岛艺术学校的专业加试。回答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