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家书学生组(4315)|感谢风雨中的天使
摘要:胶州市第七中学 九年级十七班 王瑞琪
致那些奋战在“疫”线的白衣天使们:
在这个特殊时期里,全国上下,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共同抗“疫”!在这里我真诚地向那些奋战在“疫”线的白衣天使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疫情一触即发,正在人们慌乱不知所措的时候,你们身披“战袍”勇敢地站在我们面前。在各大平台的镜头里——你们身披厚重的防护服,却依旧身轻如燕的穿梭在各个病房;你们为了更好地照顾病人,义无反顾的剪掉了自己及膝的长发。这种种行为让国人为你们称赞!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得知疫情的第一时间,不顾年迈的身体,义无反顾的投身到这场战“疫”中,他是一个真实、普通、甚至是平凡的中国医生。他跟所有有责任感的医生一样,几十年如一日,每周坚持出门诊看病人,每周坚持查房,一直到现在76岁了,还是如此。他说,这已经是一个习惯了!在这场关系着人类共同命运的殊死斗争中,钟南山以其战士的勇敢无畏、学者的铮铮风骨和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挺身而出,冒死犯险,力挽狂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而赢得了世人由衷的敬重。他的名字,他所代表的精神,已经成为广东抗非斗争一面飘扬的旗帜。那一刻的悲壮,无啻于“向我开炮”的呼叫。他和同事们用生命、热血换来的防治非典的宝贵经验,不仅为广东、为中国,同时也是为全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2003年抗击“非典”中,钟南山不顾生命危险救治危重病人,奔赴疫区指导医疗救治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合作,主持制定我国“非典”等急性传染病诊治指南,为战胜“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贡献。主动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代言人角色,向公众普及卫生知识,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为夺取应对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时隔17年,在抗击新冠肺炎中,钟南山院士拿出忘我的精神,坚持奋战在一线。我想,很多人都看过一张照片:昏黄的灯光照得老人的银丝发亮,戴着口罩,虽不见眼神,到从他苍老的容颜上,也不难看出疲惫,火车上的座椅不比席梦思的床垫,但老人依旧睡得安详。这就是钟南山院士,一个为了民族四矣奔走的天使。
疫情期间,无数像钟南山院士这样拥有高尚品格的人,李兰娟院士,72岁的高龄,却每天只睡3个小时;李文亮医生,在新型冠状病毒上,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我们现在的岁月静好,只是有无数的人在替我们抵挡风雨;我们现在的平安无事,只是有更多的人在为我们日夜奋斗。在此,我想那些奋斗在“疫”线的天使们,真挚地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胶州市第七中学
王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