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意见 教师意见

青岛17中安伯贞:打造互联网+卓越教师队伍,托举学生优质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从师德师风、教师专业能力、教师队伍管理、教师地位待遇等方面对教师队伍建设做了系统全面阐述,提出了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目标、重点和实施路径。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发布的首个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对于这个里程碑式的政策文件,青岛教育界反响热烈。近期,青报教育在线采访了多名校长和教师,倾听了他们对《意见》的思考和愿景。

“对学校而言,办学要素有很多,但最核心要素是教师。”青岛17中校长安伯贞说,学生优质发展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学生的优质发展离不开优质教师团队的用心施教。教师,不仅是知识的转化传授者,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对学生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学校要用教师的发展托举学生的发展。所以,青岛17中多年来始终坚持“学校发展,教师第一”的发展战略。

《意见》颁发后,安伯贞校长感叹:这是党和政府高起点谋划和推动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指明了方向。

提高专业水平完善激励机制,建设卓越教师团队

新学期伊始,青岛17中认真研究分析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后,着手推进《青岛十七中卓越教师成长计划》建设。卓越教师成长计划分为两部分:教师研修和教师成长项目制。教师研修设置“二维”培训模式,结合教师的年龄、职称和教师个人需求两个维度,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研修。教师成长项目制,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教师结合自身兴趣和长项,自由组建项目工作室或课题组研究教学项目。

其实早在2014年,青岛17中就启动了校内名师孵化工程,鼓励教师组建团队申报研究项目。全校专任教师近130人,2014年到2017年期间,有70余人次申报了项目,项目成果遍地开花。曲江玲老师是生物组教师,加入学校名师孵化工程名师工作室期间,积极投身教学多媒体创新改革,精心制作的微视频《血糖的调节》荣获青岛市微视频大赛一等奖,2017年入选青岛市第三批名师培养工程。骨干教师刘娜带学生研究了化学研究性学习《实验室重金属废弃物的毒性探究及污染处理》,骨干教师纪梅清设计了《力的分解——三角支架悬物拉力的分解》,这两个案例均获得2017年全国实验说课金奖,分别是山东省高中化学、物理唯一入选金奖的案例,她们荣获全国实验教学能手称号。刘娜老师说,多元智能理论同样适合教师专业发展。每个教师的擅长点不同,名师孵化工程给老师们提供了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平台,把优势做大做强。宽松的教研环境调动了老师们研究的积极性。另外,工作室的捆绑式评价制度也激发了团队成员智慧共享、深度交流的活力。

安伯贞校长告诉青报教育在线,前期的名师孵化工程挖掘出了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教师,催生出大量教学研究成果。2018年,学校将以《意见》为指引,进一步深化打造卓越教师队伍,实施面向青年教师的“琢璞研修工程”,加强以教研组、集备组为单位的教育教学“微问题”研究。

为促进教师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学校在2014年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中心高金华主任带领团队规划设计了名师孵化工程、名师工作室等措施,设计了教师发展积分制作为配套激励机制。《意见》第17条提出“要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安伯贞校长说,新学期学校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与绩效激励机制,修订了《教师工作激励与评价办法》、《教师专业发展积分办法》,完善教师晋升、聘任办法,鼓励教师在自身专业提高、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等方面主动学习、深入研究、个性成长,托起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成长。

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 提高教师幸福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意见》中也突出师德,提出要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安伯贞校长告诉青报教育在线,师德建设已经纳入学校新学期的重点工作。本学期,学校要丰富教师“尚美讲堂”的内容,组织好“未来教育家讲坛”,开展“学生喜爱的教师”评选推介活动和“平凡岗位,感动你我”教师月度人物展,发掘身边的师德典型,宣传教师感人事迹,讲好师德故事,让“立德树人,成就未来”师德教育活动常态化,弘扬“敬业、乐教、爱生、奉献”的良好师德师风,造就爱生敬业、锐意进取“四有好教师”集体。要通过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开展好文体、读书、生活类教师社团,丰富教师精神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愉悦的工作环境,把学校建成老师们投入工作并享受工作的精神家园。

大力投入互联网+智慧教学,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

《意见》描绘了未来教师专业发展走势: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安伯贞校长表示,新技术既是教育的手段,也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因此“互联网+”的理念、素养、技术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之义,它也是高素质教师成长的“助推器”和“加油站”。

三年前,青岛17中成立了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中心,谋划学校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应用与普及。近两年,学校加大了对信息技术软硬件的投入,斥资700余万,开发了数字化校园、智慧教室等系统,今年还将继续投入200余万,优化学校智慧生态学习系统,加强教师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并在实践中分层次进行使用指导。安伯贞校长说,今年学校将建立“教师网上信息技术培训互动专栏”,通过在线知识普及、问题答疑、个性指导、互动交流等,提高广大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互联网+”时代的卓越教师队伍,推进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成长、教师成就和学校的优质特色发展。

最后,安伯贞校长表示,《意见》已经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做出了顶层设计,这对于每个教育工作者,每所学校来说,不啻是一部行动纲领。每个教育者应当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每所学校应当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光添彩。

青报教育在线iqdedu.com 周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