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前 早教育儿

幼升小:弹性入学可不是为了抢跑

字号: 2017-05-08 07:15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我要评论(0)

核心提示:为了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不惜任何代价,让孩子赶在9月1日前出生。那么,早一年入学,就意味着赢在了起跑线上吗?晚一年入学,就意味着孩子的发展晚同龄人一步吗?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在玩钻爬的游戏。本报记者 尹晓军 摄

一直以来,截至当年8月31日年满6周岁是孩子上小学的硬性规定。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出生迟几天,入学晚一年,就等于荒废了一年的宝贵学习时间。为了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不惜任何代价,让孩子赶在9月1日前出生。那么,早一年入学,就意味着赢在了起跑线上吗?晚一年入学,就意味着孩子的发展晚同龄人一步吗?

早入学不等于早发展

2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至出生日期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

不少家长期待这一文件可以促进儿童入学年龄截至日期放宽,实现幼升小弹性入学。

其实,这并不是新规定,教育部只是依法重申现行的制度和做法,并未对入学年龄截至日期做出要求。

随后,各省市陆续出台入学年龄限制的相关规定。截至目前,上海、陕西、河北等部分省市已经明确继续将8月31日作为入学年龄的截至日期;安徽等省市表示在学位充足的情况下,未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可以适度放宽至12月31日前。目前,从各省市已发布的政策来看,“8月31日前满6周岁”还是大部分省市的幼升小入学年龄要求。

实际上,各省市的幼升小入学年龄要求不是衡量儿童是否入学的唯一标尺,儿童是否具备上小学的综合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评判标准。

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往往希望孩子赶上入学的早班车。在这些家长看来,早入学必然意味着早学习、早成长、早受益。然而,这一广受家长认可的观点其实是错误的。

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存在个体差异,提早入学对部分儿童来说存在一定挑战。

首先,小学的学业任务要求儿童具备一定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小学教育不同于幼儿园教育,学习替代游戏成为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如果儿童的认知水平尚未达到同龄人的发展水平,提早入学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有些家长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比别人努力点,慢慢就跟上了”。然而,小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儿童系统地、有计划地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应特别注重激发儿童积极的学习热情,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过度的学习任务不但违背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久而久之还易让儿童产生厌学心理,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因此,让儿童提早入学,急于求成,往往欲速则不达。

其次,小学学习环境的改变还要求儿童的同伴交往、学校适应、情绪情感的发展达到一定水平。

只要儿童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就可以提前入学吗?实则不然。与同伴的交往、对学校生活的适应、自我控制能力等都会影响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长远的发展。比如,如果儿童过早入学后不能适应小学的集体教学,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经常破坏课堂秩序,那么他很可能因此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伴舆论的谴责。

如此一来,这不仅影响儿童的学习状态,还会影响其心理发展。可见,一味让孩子提早入学有害无利,只有在学习能力、同伴交往、学校适应等多方面的发展均达到同龄人水平时,儿童才真正具备了上小学的能力。

早入学并不必然带来早受益,更不意味着高成就。从教育实践中的案例来看,很多提前入学的孩子不但没能实现早起跑,反而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因此,家长需要综合评价儿童的各方面能力后决定其是否提前入学。当然,如果未满6周岁的儿童在各方面的发展均达到同龄人水平,在学位充足的条件下,可以提前入学。

晚入学不意味晚成长

晚入学意味着晚同龄人一年成长,这是不少家长的担忧。这部分家长认为,晚几天出生的孩子晚一年上学,在学习上就比同龄人慢了一大步,甚至在整个人生的发展中都会晚于同龄人。实际上,这些家长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

一方面,晚一年入学不等同于白白等待一年,等待的一年同样也是学习的一年。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学习贯穿于人的一生。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儿童晚一年入学并非意味着晚一年才能够开始学习。家长要全面认识教育的含义,切勿将学校教育等同于所有的教育。从入学准备来看,晚一年入学的儿童有机会在身心两方面获得更为充足的发展,无论在身体素质,还是心理发展水平上都较为成熟,为后续学习知识和适应小学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晚一年入学不应是消极等待一年,家长要主动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教育。首先,家长自身应该摆正观念,意识到一年时间的教育价值,为晚一年入学的儿童选择适宜的教育,积极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晚一年入学的儿童不是回幼儿园大班“复读”,更不是和小学一年级学习同样的内容。晚一年入学儿童的教育应该以幼小衔接为重点,增强儿童体质,关注儿童社会性和情绪发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考虑到家庭教育是儿童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可以先从家庭教育入手,为晚一年入学儿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当然,为晚入学一年儿童创设适宜的教育,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目前,对于这些儿童来说,尚缺乏系统的教育内容和科学的教学形式,这需要多方人士的共同努力。其次,帮助儿童树立积极的心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晚一年入学。为了避免儿童因未能和同龄人一起入学而产生心理落差,家长需要敏锐地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并及时予以疏导。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适时入学

早入学好,还是晚入学好?由于儿童之间个体差异的普遍存在,对于这一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答案。

从儿童发展的角度讲,无论是8月31日,还是12月31日,都不是衡量儿童入学的最佳指标,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才是儿童入学的重要标准。在这一点上,德国家长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在德国,原则上9月1日满6周岁的儿童都可以进入小学,但是部分德国家长会选择让孩子延迟入学,他们更为重视儿童生活技能的掌握以及儿童在学校中能够自主自信快乐地学习。

在对待儿童入学年龄上,家长需要放平心态,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首先,家长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咨询专业人士等方式,评价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进而决定孩子何时入学。其次,家长应该注意到儿童发展的性别差异。一般而言,在幼儿期,女孩的发展早于男孩。家长尤其需要注意男孩的发展水平,切勿一味地追求早入学。再其次,家长在决定孩子何时入学时,可以深入了解儿童自身的主观意愿,真正做到以儿童为中心。

实际上,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仅明确规定儿童入学的最晚时间,并未对儿童入学年龄截至日期做出具体要求。目前来看,幼升小的入学截至日期交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决定,或有放宽趋势,部分地区可能实现幼升小弹性入学。然而,无论政策如何规定,家长应始终坚持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决定何时入学。

Tags:幼升小 弹性入学

责任编辑:青岛教育在线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