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国内外
萃英中学取经新课改:素质教育成为“高考指挥棒”
2017年06月21日 17:25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实施,拉开了高考改革的序幕。那么在新高考制度下,如何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学校培养人才之路呢?青岛萃英中学的领导和老师带着这些问题,在上海进行为期5天的学习考。6月21日,学习进入尾声,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院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的郭景扬教授,为青岛萃英中学的57名老师们又带来异常精彩的分享课。
高考改革后,素质教育将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
通过考试制度的改革,优化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 “高考指挥棒”将完全指向全面素质教育。郭教授指出,新高考方案中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实行分类考试,也就是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考试招生分开进行。北京已经在目前的高考中实行了高中“直升”高职院校、高校“外培” “双培”计划,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的瞩目。北京市西城区甚至在自己的“十三五”教育规划中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大国工匠”的理念和实施战略。郭教授讲到,2017年先行试点新高考的浙江省,每个学生将可填报80个专业,就是要充分挖掘出每个考生真正的兴趣、特长、爱好等方向,而这些的建立必须从小不间断发现、引导和培养,幼升小时就成为学校这方面教育培养的起点。
此外,减少学习时长,多参加体育、艺术、社会实践等课程也是郭教授强烈提倡的一点。以上海市为例,高中阶段学生社会实践将不少于90天,志愿者服务不少于60学时,学生军训、农村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社会文化活动、社会考察(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同时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和上海市学生社会实践信息记录电子平台将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做客观记录。
郭景扬教授正在讲课
老师们在台下认真听课记笔记
新教育体制下,不会让创新英才被遗漏
郭教授提到,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只用分数这一把尺子选人,淘汰了太多本不该淘汰的“精英”,严重导致中国人口众多而成材率却明显偏低,很多“偏才”“怪才”的学生往往由于某一科出众但整体成绩不佳被高考拒之门外。郭教授讲了上海市普陀区曹杨二中“怪才”杨聪的传奇故事,杨聪同学在进入高一的第一天,便找到校长,提出一个大胆要求:高中所有数学课都不上。校长询问原因,回答自己初中时便把高中所有的数学课本自学完成且所有的练习题全对。校长找来数学老师核实,连数学老师都对陈聪在数学方面的造诣都表示惊叹,于是便对杨聪特殊培养。高二时,陈聪同学便代表学校提出,建立完善的欧几里德时空几何,结合代数模型,全面拓展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及其解析几何的概念,获得2003年的第一届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很多高校数学专业同学戏称,“杨聪不用考数学系了,我们系主任可能都看不懂你的书。”因此,教育体制逐渐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向转型,将“偏才”的学生深入发掘和培养。
课后老师跟郭景扬教授合影留念
分享结束后,青岛萃英中学高三级部主任王高洪老师道出了57位老师此行的心声,这次上海之行获益匪浅,经过郭教授、李伟胜教授、易凌峰教授和邓本标校长的专业授课,从教育体制到教师队伍建设,从学校发展到学生的选课培养,给出了全方面、系统化的经验指导。青报教育在线组织的这次学习提升,让青岛萃英中学的老师们收获满满,自己和56位老师们将会把这几天学习的经验分享给学校更多的老师,使萃英中学借高考改革,使全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青报教育在线 孙华健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
文章来源:http://iqdedu.com/2017/0621/29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