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考试 高考

那些年我们听过的高考叮嘱:你不会别人也不会

2017年06月07日 14:12

年轻的学子们整装待发,即将奔赴考场。每年的这个时刻,不少高考“过来人”都会感慨起自己的高考岁月。作为一场意义非凡的考试,高考影响了千千万万人的命运。关于那年高考,老师的教诲、父母的嘱咐,如今,你还记得吗?

记者总结发现,在给考生减压时,父母、老师主要有两种风格,一种是正向激励型,通过喊口号给学生“灌心灵鸡汤”;另一种则语气诙谐,拿高考开涮,试图营造轻松氛围。

“再坚持几天就解放了”

“再坚持几天就解放了”

——高考减压金句 你听过哪些?

“给学生减压”是老师们在高考前的“保留节目”,不过,也有受访者表示,有些叮嘱现在回忆起来让人忍俊不禁。

80后董小函现在还记得当年校长在操场上给全体高三学生开“高考誓师大会”的样子,“天气特别热,大家搬来板凳坐在操场上,听校长拿着喇叭大喊‘同学们,再坚持几天你们就解放了’”。

2009年参加高考的占淑云告诉记者,学习压力较大时,老师都会告诉他们:“高考就是过独木桥,一分就能压倒一批人!”

“江西高考竞争挺激烈的,当年我们一直被这么‘洗脑’。”她说,现在当了老师,也会下意识地去提醒自己的学生,要有竞争意识。

北京的曹先生十年前参加了高考,他表示:“当年为了让我们这群‘熊孩子’老老实实地去考试,老师们是变着法儿地让我们记住那些叮嘱。”

其中,让他印象最深的一句叮嘱来自班主任,“别想着抄周围人的,他们学习不一定比你好”。

“我们班主任属于比较幽默的类型,高考前他会说一些段子给我们减压。”去年刚刚结束高考的大瑞列举了两个经典段子:“你不会的别人也不会”、“考试前别熬夜,三年没学会的东西也别指望一晚上就会了”。

“考完别跟同学对答案,憋着!”

“考完别跟同学对答案,憋着!”

——“考试秘籍”是心理安慰?

高考前夕,考生之间总会流传一些“考试秘籍”。在记者今次征集高考叮嘱的过程中,有关考试技巧的叮嘱出现频率最高。

“同学之间会流传一些‘考试秘籍’,有人说,字一定要整洁,也有人说,不要连续三个题都选一样的答案,甚至还有人说,数学题不会解也要写个‘解’字。”

90后于磊告诉记者,所谓的“考试秘籍”大部分是开玩笑,考试的时候并没有时间想那么多。

谈起“考试秘籍”,薇薇回忆起当年老师的叮嘱,“文综大题不会写也要写满,争取同情分”。

不过,她却认为这个说法站不住脚,她表示:“几年前我在首师大读研,这期间参与了高考阅卷,看见不会写还写满了的卷子,内心在咆哮:好想给你判个零分!”

说起高考叮嘱,十几年前参加河北高考的文斌表示:“我当年特别喜欢跟同学对答案,而且是主动去找人对的那种。”

高考前一天,班主任特别交代“考完别跟同学对答案,憋着!”,以免因为答案不同而影响接下来的发挥。

今年26岁的齐琴则表示,高考前老师一直在嘱咐一些考试的注意事项,比如“记得检查答题卡有没有填正确”、“拿到答题卡要先写名字和准考证号”、“写作文别看了个题目就提笔写,看清楚是让你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让年轻的白领小伊印象深刻的一句叮嘱来自母亲,她笑称:“我妈是属于那种比较操心的类型,考试前一直在叮嘱我别忘了带铅笔、准考证什么的,不过最搞笑的是,她一直在强调,‘考试之前一定要上个厕所,不管有没有需要’。”

“一定要考上重点!”

“一定要考上重点!”

——时代背景下的别样叮嘱

在不同的年代,高考叮嘱有着不同的时代烙印。庄先生于1983年参加了高考,他回忆,让他印象最深的考前叮嘱是,“不用准备吃的,学校统一安排食宿”。

庄先生告诉记者,他所在的乡镇中学考生必须去县城考试,考试需要三天半,如若学校不安排食宿,“我们这帮乡下来的毛头小子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时光荏苒,2012年,庄先生的女儿走进了高考考场,他一遍遍叮嘱女儿“一定要考上重点大学”。他表示:“年代不一样了,当年大学生多‘金贵’,现在考不上重点大学就没什么竞争力了。”

中国高校自1999年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到2003年,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1000万人。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表明,2015年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已达到2625万。

随着高校扩招,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涌向社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逐渐显现,在这样的背景下,重点大学成了不少学子的奋斗目标。

文章来源:http://iqdedu.com/2017/0607/25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