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经 杂谈
孩子出走事件频发家长咋应对 需孩子家长社会同发力
2017年02月28日 15:18前天夜里11时30分左右,高邮珠湖派出所接到110报警,称市区有户人家的男孩当日下午就离家外出,可到了深夜仍未回家。这名男孩突然“失联”,跑到哪儿去了呢?就在警方和家人焦急寻找时,这名男孩回到了家。原来,他因感到学习疲劳,加上学习上遇到一点小挫折,便逃课与同学去看电影了。
典型案例
初中生逃课看电影 迟迟不归家
今年17岁的小军,在高邮某学校上初三。25日下午,小军离家时,告知父亲陈先生是去学校上课。可到了下午五点多钟,邻居家的孩子陆续回家,小军却迟迟未归。当晚八点左右,儿子仍未回家。陈先生一家人十分着急,立即与儿子班主任联系,可得到的答复是,当日下午,小军并未到校上课。担心孩子出意外,陈先生赶忙找来亲友十余人,走上街头寻找,可随着夜色越来越浓,始终未找到小军的踪迹。
担心孩子出事,焦急万分的陈先生便向警方求助。接警后,民警迅速赶到陈先生家中了解情况。就在民警展开调查走访时,突然接到了陈先生的反馈信息,称他“失联”长达七个小时的儿子回家了。原来,小军因为感到学习疲劳,加上学习上遇到一点小挫折,便想放松一下。当天下午,小军未到校去上课,也未告知家长其行踪,就和别的同学一起去看电影了。
记者调查
孩子为何离家出走?不同个体原因不同
近年来,离家出走的事件频发,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孩子离家出走属于问题行为和障碍,导致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个体原因不同。”采访中,教育专家表示。
“首先是厌学,这个是比较常见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当代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比较好,上进心强。不过,一旦学习上遇到困难,成绩跟不上,就会影响学习积极性。这个时候,如果老师对学生流露出不满或是轻视的态度,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家长如果只是失望和埋怨,孩子易产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就会厌学,最终一走了之。
其次是厌家。随着单亲家庭增多,孩子在感情缺失的环境中缺乏安全感。另外,不少家长除了在生活上满足孩子的需求外,不太关心孩子的成长,导致孩子孤独内向。“如果孩子在家里得不到快乐和温暖,就会向往外面的世界。”
业内支招
解决孩子出走问题 需孩子、家长、社会共同发力
针对如何解决孩子频频离家出走的问题,教育界人士建议,孩子、家长、社会都应共同发力。由于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涉及学习、交际等多个方面,因此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离家出走的问题。
孩子自身方面,应树立自信心,懂得向家长表达自己,多沟通交流。遇到问题时,也应向家长和老师寻求帮助,而不是逃避或者隐瞒,应该正确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家长也应尊重孩子,及时与孩子沟通,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关心和温暖。同时也可以将孩子当做知心朋友,在关心和爱护孩子的时候,巧妙地向孩子传达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在学校和社会方面,其实也应该多注重孩子的综合培养,而不是仅着眼于学习成绩。即便孩子遇到挫折,大家也应帮助孩子分析并改正不足,而不应该一味指责或“棍棒相加”。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培养孩子健全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远比忽视或严惩更有效。
有此一问
打骂导致孩子离家出走,是否违法?
“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采取打骂的方式,是有问题的。因为父母的打骂导致14周岁以下孩子离家出走的话,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可以看到,监护人是有过错的。”律师解释道,“但监护人有权对孩子进行管理,对孩子的教育管理采取打骂的形式,也属于一种管理方式,所以只能说监护人的管理方式不当。”
“如果监护人对孩子的打骂程度很严重,就有可能构成虐待儿童,根据其情节严重程度监护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律师表示,“如果涉及被虐待的孩子,他们可以向相关部门和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维护自己的权利。”
小编提醒:
孩子不见后可以这样做:
1.立即报警,利用最大的力量帮你寻找;
2.发动亲朋好友一起寻找,做好分工;
3.拨打电台热线,请媒体帮忙寻人;
4.平时为孩子,灌输安全防范意识;
5. 如果长时间无法找到,可将孩子个人信息和特征录入全国失踪人口对比库。
责任编辑:青岛教育在线
文章来源:http://iqdedu.com/2017/0228/2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