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试 高考
如何构建我国高考外语考试评价体系
2017年04月21日 10:27外语考试评价体系改革,是近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考外语“一年两考”是落实《实施意见》的重要突破口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坚持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中央明确提出了教育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大局、坚持改革创新,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高考是衔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每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千万人,高考不仅对基础教育的教学有重要影响,还关系到选拔什么样的人进入高等院校,而高校培养的这些人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是人才培养的入口关。从更高的层面来看,高考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国家要求和社会发展需求,我国高考一直在不断改革,2014年制定了高考内容改革规划和分省命题省份使用全国卷的调整方案。2015年,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和创新精神的考查,并顺利实现7个省份使用全国卷的过渡。2016年,科学实行“一纲多卷”,平稳完成命题格局调整,全国26个省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外语首次实施“一年两考”,探索构建了“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并修订了考试大纲,改进评分方式,加强国家题库建设等。此外,课程标准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而在即将公布的普通高中国家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将“立德树人”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核心素养。
因此,无论是从落实《实施意见》和中央对教育工作的要求,还是国家课程标准来说,高考都应该将立德树人作为指导思想和根本要求。而外语作为高考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考外语“一年两考”又是落实《实施意见》的重要突破口,对于高考外语考试来说,2016年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外语首次实施“一年两考”。在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的背景下,有必要根据学科特点构建我国高考外语考试评价体系。
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外语,是与外国人沟通、交流的工具,应用性是它的突出特点。通过学习外语,在与外国人进行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了解对方的想法。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通常将其划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也可以称为外语学习的四项技能。这四项技能贯穿整个外语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学习四项技能,能够为外语的运用奠定基础。目前的高考外语考试以交际语言测试为理论基础,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能力考查通过具体形式实现。高考外语考试通过设计相应的试卷结构和题型,包括听力、阅读理解、写作等,考查学生的听、读、写能力。
除了考查听、读、写能力以外,考试大纲中也列出了对说的考查,但是考虑到现实中具体的可操作性,对说的考查由各省份根据高校的要求自行组织和实施。尽管也考查学生说的能力,但是从维护高考的权威性和公平性来说,对说的考查应该纳入国家层面统一实施。此外,从考查的全面性来看,说是外语运用的一个重要环节,体现了外语的应用性,缺少说的考查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应该随着考试的发展,在外语考试中探索加入考查说的可能性。而在具体的形式上,考虑到目前计算机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广泛使用,在考试形式上,可以探索计算机辅助考查的形式,这有利于缓解考生的紧张情绪。
从外语的实际应用来说,如与人交流、写外语类的文章等,并不是单一技能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几种技能相结合,即语言的使用是融合了各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情景也往往是多模态并存。语言教学应该适当地回归语言的本来面目,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整体性,注意听、说、读、写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重视语言的真实性,着力培养学生多技能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应该是高考外语考试的发展方向。
此外,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使用的。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要想使对话顺利进行下去,不仅要学会使用语言,还要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否则容易导致误会。
因此,学习外语不仅是学习一种知识,还要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和文明,积极吸收世界上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为我所用,通过学习这些文化,开阔视野,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正确认识本民族的文化,学会与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人沟通、合作,进而培养起多元文化意识,为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奠定基础。
弘扬中华优秀文明,树立民族自信心
外语是人们接触世界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了解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文化和文明,同时还可以了解本民族文化和文明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和文明产生的影响,对世界所做出的贡献,能够激发我们产生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与世界各国人民分享中国故事。
对外语学习来说,阅读是学生接触外语的主要途径,而文章是学生阅读的重要载体,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主题,作者通过这个主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或看法,宣传或者批评某种现象,学生通过阅读文章获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受到启发和引导,影响他们的看法和观点,甚至影响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所以选取什么样的文章非常重要。
随着高考外语考试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查目标的确立,试题也正逐渐以篇章的形式来替代单句试题,所以篇章的选取显得尤为重要。对外语考试文章的选取来说,考虑到语言的准确性,选取的文章通常以外国人所写的为主,因所处的立场和角度不同,这些内容较多的是介绍外国的事情,介绍我国国内事情的文章较少,而实际上,现在随着中国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在世界上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中华文化也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可和欣赏。
因此,在以后的外语考试中,根据立德树人的要求,在选取文章时,命题者在设计思路时不仅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每篇文章还应该有一个相应的主题,具备一定的思想性,注重向考生传递某种信息,多介绍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取得的成就、对世界的影响和做出的贡献等内容。考生通过阅读文章,能够激发起对中华优秀文明的自豪感,从而进一步增加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促使他们对民族文化和国家发展保持信心。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是对我国社会每一个成员的严格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的要求,对外语考试来说,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应该体现时代的特点。此外,参加高考的是高三学生,他们作为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些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对他们进行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高考对他们具有重要的影响,关系到学生能否升入理想的高校,对教学和学习具有巨大的作用,被称为“指挥棒”“风向标”,一举一动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
外语作为高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选取的话题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影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会促使他们选取同样的材料来复习准备,把他们的关注点引导到这上面来,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在高考外语考试中,应该充分发挥考试的影响力,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考查学生外语能力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相结合。可以通过设计相关话题,引导他们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正确认识目前的国情和社会现状,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总之,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面临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任务,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对创新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旺盛的需求。从国际上看,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大,需要我们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的建设,迫切需要更多的高质量人才。因此,只有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高考的育人功能,才能为国家事业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责任编辑:青岛教育在线
文章来源:http://iqdedu.com/2017/0421/13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