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全网点赞的“诗意两米线”,出自二十一世纪学校高一学生之手

2022-05-13 19:46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长的鼓励具有深远影响,学校的文化氛围也至关重要。

编者按 从收到巴赫主席回信的刘羽纶,到因“诗意两米线”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点赞的沈俊博,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的学生为何频频出圈?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一个共同的特点“有想法,有创意,有行动、有胸怀”,就如同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校长范胜武所言:“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引导。”是的,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长的鼓励具有深远影响,学校的文化氛围也至关重要。让我一起来看看火爆全网的沈俊博是如何做的吧。

5月5日清晨

最诗意的两米间隔线

出现在北京海淀莲花小区

核酸检测现场

这是二十一世纪学校高中沈俊博同学的创意

前一天他们在社区排队做核酸检测时

看到地面上有些粉笔划的线已经模糊不清

需要志愿者不停在队伍边走动

提醒大家保持距离

孩子灵机一动

想到用印着诗词的贴纸进行提示

这样排队的时候还能读些诗词

既起到间隔的作用

也能打发等候的时间

选诗词、确定版式和背景图

一气呵成

一家人到打印店

打印了30多张带背胶的贴纸

沈俊博用自己的压岁钱支付了打印费

最终这份诗意的呈现

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点赞

 

人民日报、新华社、微博评论区一片赞扬:

疫情之下,沈俊博的这一举动既充满了正能量,又为人们的生活注入无穷的诗意,让人们看到了当代少年积极阳光的精神面貌。

那么,他平时在生活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班主任刘亦柠老师说:沈俊博是一个很温暖,经常在背后默默为大家做贡献的孩子。每次上完课,“帮忙擦黑板的同学”一定有他。他自初中升入我校以来,受到了良好的同伴关系影响,在学生成长共同体中,学长小老师在生物学科方面的热情和造诣让他深受启发,他也将在接下来的项目中成为一名学长老师,向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经验。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他总是默默地为班集体做劳动,他热爱街舞,常常在校园篮球、足球赛中奉上精彩表演,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懂礼仪、谦和、低调,对这次“出圈”深感意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创意和做法?

沈俊博说:“开班会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应该自觉地积极配合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开始,沈俊博只是想把两米线明确一下。后来,联想到小时候爸爸经常带他一起背诗,所以就构想用古诗做两米线。而且考虑到诗的受众很广,基本上人人都能背上来一两首,做成两米线的话,大家都会愿意看一看。

而在班主任刘亦柠老师看来,这次的举动其实不是偶然,俊博在平时就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孩子,充满各种奇思妙想。他与同学们在校园里经常“捣鼓”各种好玩的东西,在垃圾中“寻宝”,将废旧物品进行艺术再创作。他的想法得到了家长和老师、同学的大力支持,背后这股温暖的力量,让这个腼腆的男孩一次次将想法付诸实践。

他面对现在的情况,有什么想法?

目前,俊博还在学校和老师的引导下,紧锣密鼓地上着网课,“出圈”仅是他学习生活中的一朵“小浪花”。但是,他对于防疫,对于公益有了更多想法,他会更加自信地把这些想法付诸实践,以更多元化的形式为社区做贡献,为周边人营造更加和谐的生活环境。

“诗意两米线”火了,让沈俊博感受到,有想法就要勇敢去实现,并让其成为有利于生活和社会的工具。有很多人都跟他一样有很多的想法,但是仅停留在了想法的阶段。他希望通过“诗意两米线”这件事情可以鼓励大家,让大家去把自己的想法进行实践,这样自己也能收获更多。

作为父母如何参与孩子的成长?

俊博妈妈说:“从俊博提出想法到实际操作,我全程都在引导和鼓励。孩子的创意不错,应该鼓励他努力实现这一想法。作为家长,我们一直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都希望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至少是要有“利他精神”的人,并且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做更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

家长的鼓励和引导,让孩子的想法不只是停留在想法阶段,而是有了行动力。

为什么二十一世纪学校的学生会这么引人注目?

二十一世纪的孩子,眼里有他人,心中有世界。在校长范胜武看来,二十一世纪学校的孩子频频出圈,他并不奇怪。

教育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引导,校长范胜武说:“孩子作出这样的举动,有父母的积极影响,也有我们学校一贯制的传统文化课程做铺垫,把传统文化中的古典诗词放在脚下,让大家来温习重读,也是一种教育的成果。”沈俊博同学的父母热心公益,让孩子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而作为学校,营造的文化氛围对于孩子成长也很重要。“二十一世纪学校自从1993年建校以来,就以“做豪迈的中国人”为校训,新时期,我们进一步细化育人目标,以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聚焦个体,全面发展,为每个孩子点亮未来。在12年一贯制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浸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民族认同感,以社会实践课程、礼仪课程、电影课程等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利他精神,使他们昂首挺胸走出去,学习国外的科技和知识,再满怀感恩地走回来,报效祖国、建设家乡。所以,我们的学生虽然在各个领域都很出彩,但他们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质,那就是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放眼四海的责任担当。”

△青岛市二十一世纪学校中医教室

在今年9月开学的青岛市二十一世纪学校,同样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及师资配置完全承袭北京总校,在青岛学校根据地域特色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海洋文化课程及琅琊文化课程等,并且创建了全国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校园”,校园内种植多种中草药植被,既能让孩子了解中医药文化,认识中医药植被,又能给师生提供种植、管理和收获中医药的实践基地。学生们将徜徉在这所未来学校中,扎根中国,走向世界,成长为面向未来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