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技术赋能,慧创课堂 青岛小学语文教师团队在全国教研活动中展示教学成果

2021-12-31 20:32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在“双减”大背景下,如何突破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助力习作教学?如何让学生对习作充满兴趣?我市小学语文教研团队一直在思考和实践,试图给出一些回答。

青报教育在线讯  学生语文学习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这第三怕,就是不少学生难以啃下的“硬骨头”。究其原因,教与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到写作质量:一是缺乏写作动机,一般是教师给题目,提要求,下笔写,学生的习作热情不高;二是教学流程循规蹈矩,题目讲解,学生写,教师批改,习作文讲评,学习路径窄化;三是教学手段陈旧,口头强化,纸笔写作,习作评语等固定的方法,效率不高;四是教学结果单一化,学生习作打分评语,习作只有老师一个读者,讲评完后束之高阁。

在“双减”大背景下,如何突破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助力习作教学?如何让学生对习作充满兴趣?我市小学语文教研团队一直在思考和实践,试图给出一些回答。

12月28日,在淄博举行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课堂2.0教学研讨活动”暨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小学语文省级工作坊在线培训会议上,全省呈现现场课和视频课共六节习作课例、三个专家点评及省教研员主旨报告,其中青岛市小学语文教研团队展示两个课例和一个专家点评。活动采取现场与线上结合形式,收看网络直播的教师达到十万多人次(集体)。

青岛大学路小学何璇、庄鸿雁两位老师分别执教六年级上册习作《我的拿手好戏》指导课和赏评课,青岛市教科院崔志钢老师进行课例点评微讲座,这是青岛市小学语文教研团队最新的习作教学研究成果。

为更好地呈现研究成果,前期山东省语文教研员李家栋老师莅临学校,指导构建习作教学资源;在广饶县第二实验小学进行青岛、淄博和东营三地听评课试讲研讨;青岛市语文教研员崔志钢老师和市南区语文教研员颜秉君、徐慧颖老师全程参与研讨磨课。经过多轮试讲,针对不同的学情,不断调整目标,细化策略,优化流程,将AI技术与教师智慧融合,发掘教学生成的契机,让习作教学真实对话学生、直指学生习作问题、充满情趣的智优习作课堂。

何璇老师执教六年级习作指导课《我的拿手好戏》。课堂营造习作情境《校园能人录》,引起学生写作兴趣;借助AI智能平台提供的数据分析,多角度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提纲,确定习作重点;运用视频创境,指导学生关注细节;人机协同帮助学生修改习作,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试写的习作进行修改提升。

庄鸿雁老师执教习作赏评课《我的拿手好戏》。教师在生活化的情境任务中展开教学,通过习作修改前后的数据对比,精准摸清学情,找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设置由低到高的评价层级,带领学生赏出习作的闪光点;借助生活视频,关注学生习作盲点,适时介入指导,再次提升完善习作;学生在赏评中提升了自信,学会了欣赏,初步完成习作集创作。

两节课例受到了省教研员李家栋老师和与会专家、线上、线下参观摩教师的高度评价。

青岛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崔志钢老师做《“双减”背景下提升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微讲座,对两节课例进行了深入点评。崔老师立足目前小学习作教与学的问题,提出要研读教材,把握叙事类习作的编排体系;以学定教,在精准分析中设计好教学目标;聚焦目标,在多维度指导中完成习作任务;技术赋能,让人工智能助推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在“双减”背景下,聚焦学生习作能力,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融合教师智慧与人工智能,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家栋老师对课例进行了总结并做《习作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为题的精彩学术报告。

李家栋老师首先提出了对习作的三个“认识”,一是正确认识习作与育人的关系,习作要为育人服务,育人需要习作;二是正确认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作文的本源,作文是生活的反映;三是全面认识读写结合,重视积累、厚积薄发。接着,李老师重点提出了习作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即改变传统习作教学先教后写、写后讲评的固有模式,通过“自主读题尝试习作—根据需求精准指导—二次习作修改完善—互评习作分享借鉴—作品整理梳理特点”的方式,引导学生拓宽习作思路,培养自主表达能力。最后,李老师指出,要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感受到习作是快乐的,让教师感受到教习作是有趣的、幸福的!

本次活动是山东省、青岛市小学语文习作课堂2.0研究的一次阶段性教学成果展示,也是市南区在建设智慧教育示范区、构建“智优市南”教育生态体系过程中的一次创新实践成果。相信在不断的教学探索和积累中,我们一定能找到信息化与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新路径,为落实“双减”政策,培养新时代所需的创新型人才提供全面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