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不做“表哥”中国石油大学教师个人信息实现一张表

2019-08-15 17:00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中国石油大学在由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跨越进程中,一项工作备受好评——建设教工个人信息中心,简称“一张表”工程。

青报教育在线讯iqdedu.com  中国石油大学在由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跨越进程中,一项工作备受好评——建设教工个人信息中心,简称“一张表”工程。

随着高校管理精细化水平的提高,在职称评审、岗位考核和聘任、导师遴选、学科建设、专业评估等常规工作中,广大教师要填写大量表格。由于不同部门设计的表格数据差异不大,导致教师感觉相同的数据要次次填、年年填,这让忙于教学科研的广大教师带来了颇有些头疼。“老师们是烦透了!每年要填各种表,来自不同的部门、不同的格式、不同的要求。”中国石油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董长银表示。

通过建设“一张表”工程,一次性登记教师信息,大大节省了重复填表的时间。教师完成登记后,来自人事处的个人基本信息、教务处和研究生院的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成果奖、科技处的项目和论文,全部自动导入填充到表格里,教师只需核对即可。“一张表”智慧校园工程项目的建立让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广大教师从今年开始,告别了被戏称为“啰嗦表哥”的各种填表工作。

“一张表”是如何建立起来的?首先,在中国石油大学召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会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刘华东专门就“一张表”工程进行强调和部署。“我们要构建良好的信息化生态,构建和完善公共数据平台,实现学校基础数据共享与交换,打破‘信息孤岛’,消除‘数据烟囱’,解决‘一张表’问题,为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提供高效便捷的支撑和保障。”

2018年以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岗聘工作为抓手,强化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推进“一张表”工程,旨在解决师生反应强烈的“表格繁多、重复填报”等突出问题。学校通过数据治理、数据共享和交换等手段,长久、在线实现师生在填写相关表格时“一次录入、共享互通、重复使用、自动填充”。

“大数据时代,数据只有共享与应用才会体现价值。‘一张表’工程相当于建立了一个电子档案盒,个人数据实现了‘最多填一次’的目标。只要有网络,教职工随时随地可以查询自己的信息,数据流转把教职工从繁重的重复调表工作中解脱出来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化建设处处长郝志杰介绍说,在推进“一张表”工程中,经过多部门沟通协调,对现有数据做了高度集成,采集学校已有的人事、教学、科研等教工个人数据,切实减少了老师的填报数据量。他举例说,在今年的岗聘工作中,全校共采集203287条数据,减少了教师填报工作量和审核工作量的76.98%,“今年是第一次补充未采集信息,今后教师填报的比例会越来越少。”

“一张表”工程一经推出,受到教师广泛好评。青年长江学者、化学工程学院教授蒋文春对“一张表”的实施赞赏有加,“更加便利、快捷,老师们要做的就是核对。整个工作简化了材料填报及审核过程,保证了填报材料的真实性。”

“相关老师近几年的数据,包括基本信息以及科研论文、项目、专利、授课情况、毕业设计、教改论文、教改项目、奖励等信息,都可以从系统中集中获取。”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陈鸿龙副教授,在自动化专业评估时再也不用像往年一样让每个老师都给他单独报送信息了,“大大省去了向各个老师收集信息的中间程序,来自系统的数据更规范、详细、真实。”

“‘一张表’工程仅是我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我们将通过实施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整合与决策支持、信息化教学与人才培养、学科科研协同平台建设、信息化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信息化五大工程,初步实现智慧型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公共服务、决策支持,实现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跨越。”刘华东说。

青报教育在线 赵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