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能入园”到“入好园” 青岛幼有所育取得新进展

2018-09-12 17:12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2017年,青岛市政府印发实施《青岛市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优质发展,加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从“能入园”到“入好园”的期盼,“幼有所育”取得新进展。

青报教育在线讯iqdedu.com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2017年,青岛市政府印发实施《青岛市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优质发展,加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从“能入园”到“入好园”的期盼,“幼有所育”取得新进展。

增加学位供给,学前三年教育高水平普及

受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城镇化进程加快、外来人口流入等因素影响,我市适龄幼儿大幅增加,城区学位不足问题日益突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市调整资源供给方向,优化幼儿园布局,确保每名幼儿“能入园”。

在2011-2016年新建、改扩建1029所幼儿园的基础上, 2017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0所提供学位约2万个,2018年新建、改扩建60所普惠性幼儿园纳入市办实事项目,提供学位约1.3万个。通过深入推进城乡幼儿园建设,不断增加幼儿园总量,应对入园高峰;不断优化布局,推进就近入园;不断改善办园条件,助推质量提升。

配套幼儿园是居民小区最基本的公共配套设施,是保障居民子女方便就近入园的关键。为解决好城镇居民小区幼儿园配建问题,我市出台了《青岛市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管理办法》,健全了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制度。新增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采取划拨方式供地,由区市政府投资建设,全部办成普惠性幼儿园。以李沧区为例,2018年投资2.25亿元新建配套幼儿园7所,让3150多名市民子女进入了“家门口的好幼儿园”,极大缓解了就近入园难题。目前,青岛市幼儿园达到2137所,在园幼儿25.3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98.5%,学前教育普及水平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调整供给结构,满足适龄幼儿入普惠园需求

公办幼儿园收费亲民、质量有保障,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能上公办幼儿园。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学前教育发展需要回应群众的期待。

一方面,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千方百计做大“蛋糕”。每个镇(街道)举办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通过集团化办园、公办园办分园等方式,着力扩增城区公办园,仅2017年以来各区市在城区新开办公办幼儿园51所,能容纳约1.6万名幼儿,极大缓解了“入公办园难”问题。

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是当地的一所优质公办幼儿园,建园初期仅能接收约180名幼儿。近年来,该园通过集团化办园改革,先后建立香江路园、怡和嘉园园、盛世江山园、长白山路园、石雀滩园等6个园区,能接收幼儿约2000名,办园规模提高了约11倍。根据西海岸新区未来三年规划,该区还将建设不少于5个像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这样的教育集团,新增公办幼儿园40余所。

另一方面,改革招生制度,公平合理分好“蛋糕”。通过公开招生、网上报名、电脑派位等一系列措施,使幼儿园招生更加公开公正。目前,全市所有公办幼儿园全部参与了招生改革,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招生。

位于市南区安徽路的一所公办幼儿园,该园建于上世纪50年代,在很长一段时间主要招收机关干部子女。通过招生改革,该所幼儿园已经由原来主要招收机关干部子女的“机关”幼儿园,彻底转变为通过“电脑派位”公平接收广大市民子女的“平民”幼儿园。

受历史因素影响,长期以来部分区市、城区部分区域的幼儿园以民办幼儿园居多。部分民办幼儿园收费较高,“入园贵”问题日益突出,群众意见较大。在这些区市、区域不具有大规模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客观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率先建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制度。一是改革投入模式,建立公共财政扶持普惠民办幼儿园制度。按照每生每年不低于2400元标准,支持民办幼儿园向市民提供普惠性服务。二是建立分类定级制度,激励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统筹考虑办园条件、办园质量、保育教育成本等因素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分类定级,按照等级确定收费标准、财政补助标准。

市北区海贝儿幼儿园位于市北区同安路埠西花园小区内,原收费标准超过1000元/月。市北区政府政府补助,使该幼儿园收费降至880元/月,使小区居民子女就近接受到了“普惠”学前教育。截至2017年底,全市普惠性民办园达150余所,提供学位约3.7万个。

目前,通过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双轮驱动”,使全市80%的幼儿进入到普惠性幼儿园,基本建成了以普惠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解决了“入园贵”问题。

加大财政投入,强化学前教育公益属性

把加大财政投入责任作为落实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责任的首要举措,2017年青岛市各级财政学前教育投入14.96亿元,同比增长16.93%,基本建立以政府为主、家庭合理分担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左右,重点支持区市幼儿园建设、认定普惠性民办园、提高幼儿教师工资待遇等。

如李沧区,从2017年以来陆续建成并交付使用了7所幼儿园,全部是独立建制的公办幼儿园。这些幼儿园分布在李沧区北部、东部和中部等学前教育资源紧缺的地段,让这些区域从“入园困难户”一步升级成“学位供给大户”,极大缓解了周边居民子女的入园需求。除了提供的学位多,新建幼儿园中师资雄厚,功能处室齐全,教育教学设备先进,建筑个性符合“新、奇、趣、美”的幼教风格,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

加大对特殊群体扶持力度,进一步缩小群体差距。建立完善了学前教育资助体系,政府资助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实现全覆盖,对在公办幼儿园的学前残疾幼儿、孤儿、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免除保教费,在民办幼儿园的按照不低于同类公办幼儿园保教费的标准予以补助。优先保障孤儿、低保家庭幼儿、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就近入普惠性幼儿园。2017年,10602名家庭经济困难学前儿童得到资助,免除410名残疾幼儿、孤儿、建档立卡幼儿保教费。

加快提升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随着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老百姓对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我市把保教质量作为幼儿园发展的生命线,努力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一是把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大公办幼儿教师补充力度,配齐幼儿园教职工。继续实施三年一轮园长、幼儿教师全员培训,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目前,全市园长和幼儿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达到89%。二是加强办园行为监管。规范幼儿园收费项目,实行收费公示制度。确保幼儿园师资、班额、玩教具配备达到标准。三是加快完善保育教育评估体系,全面加强幼儿园教研指导,不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规模。目前,全市省、市示范类幼儿园共660余所,占幼儿园(规模3个班以上)总数比例达40%,学前教育内涵发展质量位居全省、全国同类城市前列。